跳到主要內容

    亞洲研究計畫

     

    相較已然帶來正反兩面複雜效應之「全球化」浪潮,如何更加多元客觀地去審視所謂「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之發展,尤其觀察並瞭解人類社會如何因應與調適,已引發各種批判角度思考,不僅在地化、反全球化、逆全球化、後全球化,乃至全球化重心轉移等紛紛受到關注,「全球化下之在地發展」尤其受到重視,據此,本中心將鎖定台灣身處之亞洲周邊環境,從各種不同角度討論其面對挑戰與應對之道,同時由此觀察全球結構與秩序之變化脈絡。

     

    2023

    東西論壇-新常態與變遷中的全球秩序:反思宗教、文明與外交

    與日本龍谷大學國際研究學院合辦

    本次會議邀請來自日本、韓國、美國、蒙古與歐洲等10餘位學者與會,分別針對「新常態?疫情、戰爭、強權與變遷中的全球秩序」、「新常態中的戰爭、和平與外交政策」、「新常態中的宗教與文明」等3個主題進行反思批判。

      

     

    2023

    台韓區域安全論壇

    與本校日韓總合研究中心、南韓中國地域研究學會合辦

    本次會議邀請5位韓國學者與會,一方面針對近期區域安全情勢變遷下台灣與韓國互動發展進行討論,同時見證「台韓外交安保研究會」成立並作為推動雙邊學術交流之新平台。

     

    2023

    東南亞人權政策國際研討會

    泰國智庫Asia Centre合辦

    在充滿變數的後疫情時代,美中之間的區域政治角力日益白熱化,東南亞國家的權力鬥爭也日漸動盪,在此世代下,人權往往成為犧牲品。此次東南亞人權政策研討會,邀請到推動區域政治、關注國際關係,特別是聚焦在東南亞國家人權領域的國際學者、社會運動家等人士參與,討論東南亞國家的人權政治發展、面臨之困境與現況與未來展望等主題。

     

    2023

    專書:《中國周邊外交:台日韓三方比較視野》

    五南圖書公司

    由人社中心、本校當代中國研究中心、日本早稻田大學現代中國研究所、韓國延世大學中國研究院共同合作出版,針對中國「崛起」逐漸成為無可忽視之區域與全球變數來源,本書嘗試結合台灣、日本與韓國研究者之不同視野,鎖定近期中國針對周邊議題採取之作為與可能引發之影響,希望透過跨越國界藩籬之切磋互補,共同進行腦力激盪。

     

    2022

    二十大後中國外交戰略:區域與全球秩序潛在挑戰國際研討會

    與本校國際政治研究所、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合辦

    會中邀請來自北美、歐洲、印度、南亞、非洲、東南亞、東北亞等逾40位國內外知名國際學者參與,就二十大之後中國之外交政策、區域安全議題、台灣安全等議題進行分析及觀點討論。

     

    2022

    亞洲前瞻系列論壇

    本年度邀請講座學者名單如下:
    Nam-lin Hur(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Rupa Narayan Das(Council of Social Sciences, India)
    Byung-Kwang Park(Korea Institute for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Korea)
    Antonina Łuszczykiewicz(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Yuan-Kang Wang(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USA)
    Raj Verma(Huaqiao University, China)
    John Copper(Rhodes College, US)
    Dafydd Fell(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UK)

      

     

    2022

    東西論壇-全球國際關係:反思西方與東方

    與日本龍谷大學國際研究學院合辦

    本次工作坊採取線上視訊會議模式,共分為兩個場次進行,主題分別為How to Overcome Modernity? Lessons from the Kyoto School以及 From 'Critical' Nationalism to Asia as Method,主要透過反思批判角度,從「非西方」視野來重新觀察當前國際關係與全球秩序發展。

      

     

    2021

    專書:《縱橫東南亞:跨域流動與文化鏈結》

    中興大學出版中心

    透過人文和社科學者在「縱」(歷史連貫性)和「橫」(現代社會多種面向)的合作研究和觀察,本書突顯東南亞的「跨域流動」與「文化鏈結」狀況,並指出無論是關注台灣自身社會內的東南亞議題,或台灣和東南亞之間關連性,都不只是單一內部或雙方兩者的單線關係,而是關乎東南亞內部各國之間的政治角力,及各國之內各種經濟、歷史、文化等要素的牽引和連動,更涉及外部從殖民到全球化下各種複雜的國際關係的介入。

     

    2020

    專書:Locating Taiwan Cinem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美國Cambria Press出版社

    由UCSD的Paul Pickowicz及張英進教授合編,邀請本校相關學者加入,從文化研究、歷史、社會科學等不同角度,閱讀不同電影文本與方法,分析導演如何處理新世紀台灣社會、經濟與文化各面向的演進。

     

    2020

    專書:《台灣文學:從殖民的遊記到文化的平台》

    韓國外國語大學知識出版院(HUiNE)

    由本校台文所陳國偉教授與韓國外國語大學林大根教授合編,為「推動台灣文學與電影研究在韓國植根:NCHU-HUFS雙邊合作計畫」交流成果。

     

    2019

    南方新視野世界:新想像東南亞議題讀書會

    以孵化器(Incubator)角色推動校內東南亞、南亞議題課程TA培力,一方面引導學生進行相關議題自主學習,同時邀請國際交換生與修課同學對談家鄉各式議題,拓展學生國際視野。

     

    2019

    台灣文化政治工作坊

    透過主題討論達到建立跨國交流平台目標,並據此促進中興大學文學院與日本明治大學文學院著手進行簽署學院級MOU備忘錄。

     

    2019

    專書:《流動與對焦:東亞圖像與影像論》

    中興大學出版中心

    東亞作為一個論述(discourse),其不是一個穩定的概念,在不同時期有其特定主體(包括國家、概念)進行組織。相較以國家政治概念與文件進行探究,本書試圖透過對東亞圖像與影像的雜誌報刊、城市影像、地圖圖像、電影符號、歌舞伎身體形象、視覺政治等之研究,有意識地釋放東亞圖像與影像內在所存在之主/群體建構、歷史敘事記憶,以及文化隱喻詮釋作用。

     

    2019-2020

    東南亞、南亞語言/社會文化課程試辦計畫

    教育部補助先期推動計畫

    除規劃開設3門東南亞相關課程,2019年成果展在呈現課程成果之餘,並邀請關注東南亞移工人權議題的1095工作室加入,讓參與學生更了解東南亞文化與移工來台遭遇問題等議題,2020年則續辦「南方週展」。

     

    2018-2020

    推動臺灣文學與電影研究在韓國植根:NCHU-HUFS雙邊合作計畫

    文化部與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補助

    與韓國外國語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合作,以推動臺灣文學及電影研究在韓國學界的推廣與深化為目標。

     

    2018-2019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台灣研究系列活動

    與台灣文學研究所共同主辦

    本系列邀請亞非學院(SOAS)台灣研究中心主任Dr. Dafydd Fell演講「台灣學的國際空間」並舉辦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Taiwan座談會,為國際相關合作建立基礎,翌年亦繼續邀請該中心副主任張必瑜教授蒞校專題演講。

      

     

    2018

    亞洲區域秩序與善治國際研討會 Symposium on Good Governance in Asian Regional Order

    與法政學院合辦

    邀請泰國、印度、孟加拉、尼泊爾、美國、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等國家共十餘位學者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