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關於李昂

     

    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盛讚李昂,認為李昂與鐵凝是他心目中「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最重要的兩位(華人)女作家,寫出兩種風格不同的作品。」

    就文學成就而言,李昂每每挑戰社會禁忌與文學傳統規範,深入挖掘性與權力之間的瓜葛糾纏,這數十年的創作具體呈現了台灣社會發展的脈動。

    東京大學藤井省三教授在接受台灣光華雜誌的一次訪談裡,如此回憶他初遇李昂作品的經驗:「我在東京的書店買到一本中國盜版的《殺夫》,看了以後非常驚奇,台灣竟有這種世界文學級的作品,從此開始對台灣文學感興趣。>」。

    中興大學台文所邱貴芬教授形容李昂:「李昂和其他同世代女作家如蔣曉雲、蕭麗紅、朱天心、袁瓊瓊、蘇偉貞等有很大的不同,當其他女作家一開始以『閨閣派』文風見長,李昂卻是出手不凡,不留情面地撕破傳統女性書寫裡的浪漫愛情紗幕,直闖『性』的禁忌國度,處理情愛與性的問題。」

    李昂的文學貢獻不僅在於開發創新的議題,展現時代群象,探討社會問題」(「吳三連文學獎」評審意見)。李昂的創作獨幟一格,開闢了台灣文學的世界文學格局。

    李昂無疑是八○年代當時女作家中採取實際的行動而獻身各方面的社會工作最積極的一位。除了「女性的意見」專欄外,諸如公開演講、從事報導文學、開導且關心年輕人等,再再證實了李昂對於台灣社會處境及未來展望的高度關懷。

    李昂對於自己參與社會的動機做說明:
我不是個受過訓的社會工作者,但我有相當的人際關係,可以知道有哪些有意義的社會工作正在進行,我還有一隻筆,在我參與、觀察、了解後,能將它寫成文章。(李昂 1990, 11-2)


    美國學者 K. C. Leung在世界文學重要期刊World Literature Today 裡介紹李昂,認為「李昂對於現代主義式書寫的實驗、對於社會與婦女問題的探討,以及對於女性心裡的深度描繪」,是瞭解李昂這個作家不可忽視的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