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專書列表

    書籍名稱:

    作  者:

    出版單位:

    出版日期:

    ISBN:

    語  言:

    擬造新地球:當代臺灣自然書寫

    李育霖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5.02.13

    978-986-350-060-5

    中文

     

     

    內容簡介:

    吳明益、劉克襄、廖鴻基、夏曼‧藍波安,如何以文學介入自然,描繪身體與意志的自由,並捕捉那生命的優雅? 本書指出,臺灣當代的自然書寫標示一個「新地球」的文學想像,以及一個人類生活與生命之外的烏托邦。

    • 吳明益的蝴蝶書寫,展演了獨特美學,將人類生死經驗摺入蝴蝶的華麗與腐敗,作家的靈魂探尋也同時與蝴蝶的遷徙相互對應。

    • 劉克襄寫出鳥類那不可抗拒有如惡魔般的力量,將作家帶至生命外部,並為其生命規劃了一條逃逸路線。

    • 廖鴻基的海洋與鯨豚書寫,像是海洋與陸地之間的無窮辯證,將我們引入那些感官質地表現的音樂節奏,同時獲得海洋的神祕諭示。

    • 夏曼‧藍波安與達悟人民形成同盟,其書寫啟動流變的旅程,透過說故事想像尚未成形的人民,也引介了一個社會的新地平與達悟族的未來視野。

     

      本書聚焦於四位當代臺灣自然作家:吳明益、劉克襄、廖鴻基與夏曼‧藍波安,探究他們作品中關於「新地球」的文學想像。環境與生態議題,不僅是地方性的,同時也是全球性的,廣泛且複雜。本書以法國思想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和瓜達希(Félix Guattari)極具啟發性的流變、擬造、疊韻、平滑空間、虛擬生態學等概念,論述前述作家重要作品中所刻畫人類與環境交疊的生存樣貌,以及人類與其他物種間交織的生命圖景。

     

      作為文學的生態批評,本書探求新的生命政治與倫理典範,並藉此回應仍在發展中的全球環境危機;同時亦嘗試探索新的比較文學典範與思維樣態,伴隨新美學倫理典範的追求與文化政治的實驗。因此本書論述展示的,正是在文學內部啟動雙向變異與一次主體化的樣態與構成。而這一批評實驗,將帶來既定領域的崩解、逃逸與重組。

     

      全書除導言、結語外,共分五章,分別深入剖析《蝶道》、《家離水邊那麼近》、《風鳥皮諾查》、《鯨世鯨生》、《老海人》等文本,在理論與文本、方法與例證之間,本書處理得極為妥適得宜。當代的臺灣自然作家們,以文學介入自然,無論獨自溯河或過湖,無論在溼地、原野、山丘裡;在陸地、在海洋或天空上;在原始部族、荒野叢林或都市文明中,都致力於描繪身體與意志的自由,並藉以捕捉那生命的優雅。他們的自然書寫,標示一個「新地球」(new earth)的文學想像,一個人類生活與生命之外的烏托邦。閱讀本書,當可引領讀者進入自然書寫作品中諸多深刻、細緻的面向,並觸及到未曾思考過的精闢思維。

     

    獲獎榮譽:

    榮獲105年度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專書補助

    榮獲中研院第五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出版資訊:

    http://www.press.ntu.edu.tw/index.php?act=book&refer=ntup_book00765